近年来,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持续攀升。国家高度重视这一问题,出台了《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》,设定了到 2030 年不同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的目标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需要构建完善的近视防控体系,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做好三级近视防控干预。
第一级预防是基础,旨在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,从源头上减少近视发生的风险。核心要点在于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。如今,电子设备普及,孩子们易沉迷其中,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,眼睛负担加重。家长和学校应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使用时间,遵循 “20 - 20 - 20” 原则,即每看 20 分钟近处,就看向 20 英尺(约 6 米)外的地方 20 秒。同时,每天保证至少两个小时的日间户外活动至关重要。阳光能促进多巴胺分泌,***巩膜生长,从而控制近视发展。在户外,孩子可以进行各种运动,如跑步、打球等,既锻炼了身体,又保护了眼睛。此外,读写姿势的正确与否也不容忽视。要教导孩子保持 “三个一”,即眼睛离书本一尺,胸离桌子一拳,手离笔尖一寸,书写时还要注意光线充足、均匀,避免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学习。
第二级预防侧重于早期发现与筛查。学校应按规定定期开展学生视力筛查,建立视力档案,精准掌握每个学生的视力状况及变化趋势。例如,小学阶段应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视力检查,中学阶段适当增加检查频次。对筛查出的视力异常学生,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意见,及时告知家长并建议到专业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诊,以便尽早采取干预措施。比如,若发现孩子有轻微的视力下降趋势,可先调整其用眼习惯和学习环境,增加户外活动时间,观察一段时间,看视力是否有所改善。
第三级预防针对已近视的孩子,重点是科学矫正与控制近视进展。常见的矫正方法有佩戴框架眼镜、角膜塑形镜和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。框架眼镜是最常见且经济实惠的选择,要根据孩子的眼睛情况准确验光配镜。角膜塑形镜则适用于 8 岁以上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孩子,它在夜间佩戴,通过改变角膜形态来矫正视力,白天无需戴镜就能获得清晰视力,且对控制近视进展有一定帮助。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也在一些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对近视控制的***性,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同时,已近视的孩子更要注意用眼卫生和习惯,防止近视进一步加深。
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协同合作。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用眼环境,关注孩子视力;学校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,保证户外活动时间,完善视力监测体系;社会层面要加大近视防控知识宣传,规范眼镜市场等。只有各方携手,落实三级防控干预措施,才能为孩子们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,让他们拥有明亮的视界,更好地迎接未来。
Copyright © TAIAN TONGYIREN EYE HOSPITAL 泰安同医仁眼科医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2003681号 鲁医广【2025】第0205-012-3709号